请输入您的账号密码

账号:
密码:

账号或密码有误!请核对后输入

首页 > 关于我们 > 详情

新时代、新标准、新课程、新装备

发布时间:2019-01-28 浏览次数:0

新时代、新标准、新课程、新装备

——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第十六届研讨会暨实践活动教育装备资源创新研讨会隆重召开

201810月29日,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第十六届研讨会暨实践活动教育装备资源创新研讨会在陕西渭南隆重开幕。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赵昶葆,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吕培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元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王先佳,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比较与对外交流部主任王晓燕,陕西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主任赵梦,渭南市教育局局长党福奎,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少博,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局长闵渭安等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教研室、学校、实践基地的一千两百多位领导、教师参加了开幕式。

 

image.png


会议聚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用教室装备标准建设,从新纲要、课程建设与评价、信息技术应用与资源开发等方面解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未来发展态势。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元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先佳;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比较与对外交流部主任、教育部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专家边玉芳做专题报告分享。

新时代

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经济发展链条的最前端。

全国教育大会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年轻人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中国的未来将交到他们手中,教育就是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新的命题,“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问题。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应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三大规律。在新时代背景下,要重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手段、路径、方针,培养出具有正确三观、五育的接班人。

新标准

曹志祥主任分析了新时代、新定位、新命题、新要求下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装备配置标准制定的意义,指出随着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要求推进教育装备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201710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必修课程,同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场馆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实践的,要有环境的营造,有工具和设备的支撑。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装备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满足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有效实施的需要,解决学校和综合实践基地在面向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装备无依据、教学无内容、空间无标准、实施无专业师资等问题,2018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室装备配备标准制定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教室装备配备标准的制定工作,是响应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要求,与《纲要》结合,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常态实施的重要举措。综合实践活动教室装备配备标准是从实际工作中发掘问题、提炼经验,提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合理性的建议,应大力推动,并通过试验区、校试验,经验总结,修订完善最终全面推广,落实到学校,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

新课程

郭元祥教授对新时代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性质、学习方式、目标内涵与关键能力、学习环境支持进行剖析,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握两点,一是问题导向,一定要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和情境中提出问题,转化成主体和客体;二是实践,综合实践活动是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表层的实践表演性活动、表层的活动,强调实践,强调情境、空间、手段、工具、装备、技术、过程,最后是反思,不是简单的体验、体认和体悟,反思是体悟的核心,是最基本的过程和方式。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来讲,《纲要》明确提出了四个维度,价值体认、责任担当、创意物化、问题解决。从主要学习方式来讲,《纲要》提出了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从内容上讲,它更强调整合性,整合已有的专题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共青团少先队等团队教育、研学旅行、文化传统与文化自信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从课程形态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是“三场课程”,第一是场馆,包括教室、专业教室、探究式工作坊、博物馆、科技馆等;第二是场所,真实的自然景观、历史古籍、文化遗存;第三是场景,非遗传承、民风民俗、科技体验。

王晓燕主任从研学旅行相关政策提出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了当前时代变迁、教育格局变化给学生能力品格培养带来的新需求和新挑战。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认知与实践脱离、知与行分离的倾向,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甚至缺失,已成为制约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影响学生全面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瓶颈。

通过梳理近年来研学实践层面的推进情况可以发现,研学旅行首先从教育界研究展开,却是旅游市场最先导入实施,这样的政策推进逻辑让当前对研学旅行的认识比较混乱。旅游界和教育界对研学旅行的定义有很大差异,后者更强调教育性,要求研学旅行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要有课程开发,有主题,有任务,有路线,有人员分工等等。研学实践教育在培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在价值体认、责任担当、合作能力、实践创新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晓燕主任指出,目前研学旅行发展推进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职责不清;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衔接不强;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制度保障缺乏;师资队伍没有形成统筹利用;缺少标准、评价、激励机制。未来的发展一是要制度化、体系化,项目化、课程化,基地、营地规范化,师资队伍专业化,管理服务的标准化,安全性和品质化。

边玉芳所长以“改革开放四十年,如何评价我们的基础教育质量?”问题切入,指出从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监测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尤其是在知识层面的学习上,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但是在创造力、想象力、问题解决、动手实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21世纪学生需要培养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要适应个人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其中有共性的因素也有个性的内容,且没有标准答案,导致其评价具有相当的困难。

评价是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行科学手段、技术手段,对教学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分为标准性评价、结果性评价、诊断性评价、选拔性评价等多种类型,评价的主要方式有实验法、问卷法、观察法、表现性评价,以及一些具体的实施形式。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旎用大量精彩案例提出了关于实践学习的思考,要把学还给学生,让实践学习有意义地发生。项目学习意在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孤立地练习刻板的技能,不是按着教师为了保障制作效果所列出的要求或步骤的亦步亦趋,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尝试、反思、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经历对概念和原理的深层次理解,而不只是了解事实本身。

装备

王先佳主任回顾了过去综合实践活动中面临的管理难、课程难、师资难、评价难、场所能、装备难等问题,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云平台在课程开发、智能管理、智能评价、师资培训、交流信息等方面的功能和意义。

根据《纲要》要求,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教育分会经过三个月的研究,初步搭建完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云平台,着力解决管理难、课程难、师资难、评价难、场所能、装备难等问题,逐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智能化。

云平台围绕四个方面建设,一是教师教学与资源的内容开发,其中包含PPT教学软件、任务单设计、任务设计、课程安排等;二是教师的培训及考核,教师培训线上与线下结合,可通过网络培训,也可以线下培训线上考核,并针对性地提出培训方案和建议;三是学生数据与评价研究,平台将学生的一切活动过程与账号绑定,随时上传、保存,成为数据和评价依据;四是智能与设备,在智能化时代,通过人工智能将课程设备和师资进行互动,便于教师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价。

不论是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员、校长、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账号,一个人永远和这个账号绑定,可以随时随地用自己的账号登陆平台。平台可以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教室里可以使用,在室外、研学旅行途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将完成的学习单任务上传至平台账户。平台服务于教育局或相关的管理部门、老师、学生,智能化设计上有电脑、平板电脑、电子手写板、手机四个终端连接,包括课程资源系统、教师培训系统、学生学习系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系统和智能教室教学系统“五大系统”。

 

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第十六届研讨会暨实践活动教育装备资源创新研讨会还设置了学校经验交流、观摩课等内容,邀请台湾中小学体验式教育研究员施红朱以及来自浙江、陕西、辽宁、学会的推荐教师呈现精彩纷呈的观摩课堂。



上一篇 没有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