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的账号密码

账号:
密码:

账号或密码有误!请核对后输入

首页 > 课题动态 > 详情

透过礼仪教学抵达文化 把学生带到更远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9-01-25 浏览次数:0

2018年度综合实践基地教师研训计划第五期培训班活动于12月25日在山西太原完美收官。活动虽已结束,大家对课程的探讨热情却丝毫不减。12月28日19时30分至21时,一场以北京市东城区小学活动课中心(下面简称“东城基地”)观摩课“走近西式餐桌布置与礼仪”为例,关于“培训班观摩课的准备、实施及反思”的研讨在实践基地课题研究QQ群如火如荼开展。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旎老师作了深入点评。

一、基地经验分享

北京市东城区小学活动课中心苏静老师:

坐落在古都韵味浓郁、文化积淀雄厚、历史资源丰富的北京市东城区小学活动课中心,成立20年来,一直致力于为东城区小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课程教学。

随着学生对于综合素养需求的不断提高。课程由剪纸、风筝等民间艺术发展为东城典藏、科技魅力、美好生活三大领域课程体系,近两年,又开发了生活体验类课程《创美空间》,并形成技艺、香艺、花艺、乐艺、雅艺五个系列课程。引导学生强化动手能力、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创造与向往,学会与人交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image.png

1.课程背景介绍

《玩转西餐——西式餐桌布置与礼仪》这节课选自雅艺系列课程当中第二部分。随着现代东西方多元文化的交流,为提高学生国际化视野和文化自信,在课程内容上将中西方餐桌文化纳入创美空间的课程,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达到文化素养提升。

这节课以西式餐桌布置为载体,按学生所需要的国际礼仪、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进行内容排列,主要内容是口布花制作、摆盘、桌面主题装饰以及座次安排的综合运用。通过学完这一部分,学生将初步感受中西方餐桌文化的不同,也为以后烘焙的学习以及西式优雅用餐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课程实施过程

课程的开场,老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按西式入场方式,伴随音乐自信大方的走到自己相应的位置优雅入座,营造真实的西餐就餐氛围。

image.png

以学生生活中的西餐用餐的话题导入,通过与中西餐布置的图片对比,引出西式桌面布置的元素。明确本节课任务,即以平安夜为时间背景,根据不同情境任务完成不同的西式桌面布置,创设氛围,引发学生思考,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连线专家对成果进行检测。根据评价标准及专家点评,检测并修正摆盘成果,总结经验。渗透摆盘标准化、规范化意识,通过图片探讨中西方餐具的不同引出不同进餐习惯和生活观念。

3.课程三生三世

这节课的打磨一共经历了三个版本。第一版是学校上课的110分钟版本,老师先教,学生后学;接到要在第五期培训班上展示课程的任务后,根据主题和一个小时上课时间的要求,进行修改,有了第二版,视频引出课题—带着任务先学—老师后教,引出布置标准的模式;在进行第二版和第三版的磨课期间,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改为下校授课,基地已经没有学生来实践,只能纸上谈兵。所以,这节观摩课是第三版的首次实施。

image.png

4.课程反思感悟

教学设计由最开始注重技能的标准,转变为到注重文化差异的理解,课程目标重新定位。

整体思路上进行了先学后教的翻转。在教师激发动机后,给学生布置一个整体任务,明确要求和评价标准,用多样化的学习支架支持学生的异步差异学习,再来突破教学难点,打造的课堂更有效。

利用信息化平台,通过微视频、图片、PPTWord等网络资源,实现学习资源的多次提取、反复提取和重复提取,使学生各有所得。

评价上更多元化,在课上强化合作学习,采取有效的评价,通过课堂加分制、评价标准、即时评价等多种形式适时评价,让评价贯穿课堂始终。

二、专家点评

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沈旎:

学习礼仪并不是要学习一套固定的程式,而是透过程式体察到礼仪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如果不到这里,仅仅是学习一套规矩,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礼仪仅停留在一套固定的作法和规则上,是难以抵达文化的,这可能就是施教师说的“匠气”,项目学习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项目背后核心的概念和知识是什么。

苏老师对这节课的打磨,前后一共三稿,过程可圈可点,对基地课程设计的完善具有启发意义。比如从对教的关注,转向以项目任务引发的对学习进程的关注,先学后教;再比如明确多样的学习支架的提供,有效地支持了学生自主差异的学习;评价的方法也新颖有趣。

我想,听课的老师也能感受到这样的调整带来的学习氛围的变化。近来一直在思考施老师所说的“匠气”,如果所谓技能与礼仪的教学只是为了让孩子们准确规范的掌握一套操作规范或程式,就如苏老师反思中说的,难道我们要让孩子经历员工培训,成为合格的西餐厅员工吗?

其实,在制作类活动和体验类活动中,这是许多基地教学共同面临的问题。程式不等于礼仪,离文化更有距离。作为中小学教育性实践来说,这些虽是易达易测部分,但似乎离思维品质的培育,离基于体验的意义建构还存在距离。

如果如苏老师所言,能透过程式和规范,看到生活观念的差异,悟出这套程式背后的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处事有规、入乡随俗的道理,可能比追求精致的招式更有深意。还是那句话,老师,其实您可能把学生和自己带到更远的地方。

所以,教育性实践与生产性实践还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就是教学目标的不同。现在很多学校开了礼仪课,大多会教一系列规矩,程式,动作,不是不要教这些,而是需要思考,这些动作背后的文化是什么,做而不悟,白做。

三、基地论课题

临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李庆慧:

一直以来,在礼仪教学中,我一直都困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技能引导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到达一定的深度,今天听了苏老师的分享和沈老师的点评,豁然开朗了。

玉林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卢珊珊:

个人很欣赏不同情境任务的构建,像其他老师说的那样,如果在不同场景中把握生成性的知识那更是亮点,毕竟不同的任务已经提供一种知识碰撞的机会了。

浙江米果果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吕科爱: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从餐桌文化和礼仪文化开始,很棒!

乳山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王家春:

每个基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就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不封闭,所以赞成学西餐礼仪。但就课程而言还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的情景创设很成功,过程是个人设计的,但要重视学生体验过程,评价也可以贯穿始终。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未成年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赵刚:

基于课程核心价值目标的评价,基于学生实践认知能力和技能形成的评价,基于学生自我成长体验的评价,不同屋面,多个维度,而不应只是单一的。



回到顶部